弟弟妹妹出生之后,老大明明已经能自己换衣服,却不自己换,而对父母「帮我穿、帮我穿」,连吃饭都会撒娇说「喂我吃」,这类行为就是所谓的「退化行为」。孩子的心灵,是在依赖(撒娇)和独立之中不断反覆循环而逐渐成长的。
依赖他人,对他人撒娇的时候,孩子会得到安心感。得到足够的安心感之后,就会开始感到不自由。想得到自由、想要自己动手做,终会化为一股热情,让孩子走向独立的世界。不过,独立的世界让人拥有自由,也同时令人感到不安。不安扩大之后,孩子就会回到依赖(撒娇)的世界。
在这里得到足够的安心感之后,又会燃起想得到自由的热情,朝向独立的世界而去。独立的反面是撒娇依赖,虽然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不撒娇才是独立,但是并非如此。反倒是「能够撒娇的人,才能够独立」。
让孩子撒娇,能培育孩子的自我肯定感,以及对周遭亲友的信赖感,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。然而社会却误以为「撒娇」是不好的,因为人们分不清楚「让孩子撒娇」和「把孩子宠坏」的差别所造成。
延伸阅读:同个父母生的孩子,个性却差很多?家中老大、老二、老么可以这样教
「让孩子撒娇」和「把孩子宠坏」是不一样的。「让孩子撒娇」是孩子心灵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要项,「把孩子宠坏」却是不行的。
至于两者的不同之处,「让孩子撒娇」指的是回应孩子情绪上的需求。要抱抱,或是想要父母听他说话之类,例如:孩子哭泣的时候,父母要花心思应对。尽可能地让孩子撒娇是件好事,做得再多也不会「把孩子宠坏」。
相反地,「把孩子宠坏」是任孩子在物质等方面予取予求。零食、玩具、金钱,父母完全依照孩子的要求给予,像这样「把孩子宠坏」并不好。
重要的是,确实应对孩子的情绪需求。相对地,对于孩子提出的物质要求应有明确的限制。
「让孩子撒娇」和「把孩子宠坏」还有一个不同之处,在于「让孩子撒娇」是在孩子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时候,由大人从旁出手相助、帮一点忙。这对孩子来说是重要且必需的举动。
相反地,「把孩子宠坏」则是孩子明明能做到,大人却忍不住出手帮忙,先将事情都安排好。这也称为「过度干涉」,是不好的行为。
所以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,要不怕失败地让他不断尝试。不过当孩子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时候,父母及时伸出援手也是很重要的。
孩子的「退化行为」是从独立回到依赖(撒娇)的状态。孩子之所以出现退化行为,是因为发生了令孩子不安的事。弟弟妹妹出生,父母心无旁骛地照顾弟弟妹妹。在此之前父母明明都一心一意地照顾自己,现在却无暇看自己。这些情形会让孩子感到不安,胡思乱想父母是不是比较疼爱弟弟妹妹,自己是不是受到厌恶、会不会遭到捨弃。
孩子怀抱着这样的不安,为了消除不安,才会向父母撒娇。虽然父母可能会认为,孩子自己能换衣服或是吃饭,却要大人来帮忙,这样「把孩子宠坏」不是不好吗?但是在某种程度上,回应孩子的要求也没有关系。
如果这时候父母完全置之不理,孩子会更加不安、更加依赖。或是真心认为自己遭到捨弃,而彻底不再撒娇或依赖,这样的状态反而令人担心。
相反地,好好让孩子撒娇,孩子会知道父母也认真注视着自己,自己并没有遭到捨弃,而感到安心。安心下来之后,又会涌现出想要自己去做的念头,而能够自己完成。
当然,我能够理解父母因为「我都忙着照顾弟弟妹妹,老大竟然也这样!」而感到烦躁,应该也有父母会忍不住对老大发脾气:「妳都是姊姊了!这点小事做得到吧!」,但还是希望父母可以理解老大也会感到不安,能够尽量回应老大的这种退化行为。
还有一个方法,试着告诉孩子「姊姊做得很好喔!妈妈都有认真在看,所以再做一次给我看看吧!」要是孩子做到了,就称赞她「不愧是姊姊!很棒很棒!」这样一来,孩子也会因为家长认真注视着自己而感到安心,也许就会愿意主动去做一些事了。
至于依赖和独立的步调,最好按照孩子的步调来走。孩子的需求势必有什么缘由,基本上回应孩子的需求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聪明宝贝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63baby.com/yr/6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