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最近常和同事抱怨孩子难管教:「小宝最近很爱无理取闹,上次买儿童餐给他吃,他竟然把薯条一根根抽出来丢到地上,还把番茄酱抹得到处都是,才念他几句就开始哇哇大哭、掀翻餐盘,想抱他到外面冷静一下也不行,你说气不气人!」当孩子调皮捣蛋的次数变多、动不动就发脾气,大人多半会认为孩子在「欢」,或认为孩子进入了反抗期,殊不知孩子的这些表现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求救讯号。
儿童发展专家表示,2岁~5岁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,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确会时常挑战大人的权威、做出各种唱反调的行为,但孩子在这个阶段同时也会发展出安全需求,当安全需求没有被满足,他同样会做出各种叛逆的行为。
怎么分辨孩子是单纯叛逆还是缺乏安全感而叛逆呢?表示,叛逆期的孩子通常会针对某个特定情境做出反抗行为,脱离这个情境就会停止反抗,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会在不特定的情境反抗哭闹;这种「闹」因为只是纯粹的情感防御/抒发,无法解决安全感不足的问题,孩子发洩完情绪以后仍然会焦躁不安。
为什么孩子会用闹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没有安全感?解释,3岁以下的小小孩还没有发展出成熟的语言表达能力,只能透过情绪表现来抒发感受,当他们产生不安的感觉,有的孩子会用哭、闹、尖叫等强烈表现避免让自己受到伤害,有的孩子则会用捣蛋、搞破坏的举动来武装自己,告诉大家「我有能力做坏事,别来欺负我。」这些哭闹、搞破坏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心理武装,目的都是保护自己。
安全感不足的孩子通常是缺乏认同,或是在情感上没有获得父母的支持与保护:
当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,例如把球投进篮框或将积木堆成高塔,他会期待父母称赞并认可他的能力,当父母没有给予孩子需要的认同,孩子的安全感就会一点一滴流失。
延伸阅读:怕黑、怕看医生、怕剪头发、怕上厕所 北鼻常怕东怕西?王宏哲:3步骤培养孩子的安全感
但凡是人都需要情感的支持,脆弱纤细的小小孩更是如此。如果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没有给予安慰与鼓励,反而用责骂或冷漠的态度对待孩子,孩子的情感受到伤害,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。
孩子被欺负时通常会寻求父母的庇护,希望爸爸妈妈可以给予自己安慰与建议,如果父母没有针对孩子的感受给予回应,让孩子觉得受到保护,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大幅降低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聪明宝贝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63baby.com/yr/5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