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同前文所述,考量自己当下的管教行为会造成什么长期影响绝非易事,尤其孩子常常把父母惹毛,当他们做出拙劣(时而危险)的选择,又使得父母焦急不已。你爱孩子,才会管教他们;但管教过程中也有许多常见的错误,是因为爱而犯下的。许多父母没有发现自己的管教方式太过极端,其实是因为他们频繁摆荡于两个极端之间,所以感觉上好像达到了平衡。
玛莉亚是一位妈妈,她也和其他家长一样,面临两难的困境:「我採取放任的态度,直到我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才改变做法,」她说,「接着我严格控制孩子,到最后我却受不了我自己。我很爱他们,但用这两种极端的方式管教孩子一点也不有趣,而我又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。」又是那句老话: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。看来这句话点出了爱太多的父母们的窘境。
几乎每一位和我们聊过的家长,都不喜欢孩子想要立刻满足欲望:「我现在就要!」或大发脾气、非得要爸妈让步才罢休。人们若看见有些青少年只为了「好玩」就破坏别人物品,也是频频摇头。很遗憾,我们都听说过青少年(甚至是更小的孩子)砸坏信箱、蛋洗别人住家、砸碎圣诞灯饰等恶形恶状。你一定也见过太多令人想敬而远之的孩子,因为他们行为鲁莽、贪得无厌,不会为别人设想又自私自利。你一定也曾听人批评(或是自己也抱怨过),某些孩子变成小霸王,多令人难过。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些孩子,谈论教出这种孩子的社会多么堪忧,但究竟是谁、是什么现象要负责?孩子需要更好的教养,这已经算是众所皆知的常识了。殊不知这正是混乱与问题的起点:究竟何谓教养?
在社会上,大多数人将教养与处罚画上等号,但事实并不然。有些父母认为,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透过惩处「教导」孩子,毕竟他们不希望放任孩子撒野,更不希望孩子长成前几段描述的那种野蛮生物。为了彻底刬除这些可能性,父母便开始严格控制孩子。
另一种父母则认为,爱孩子最好的方式,是不让孩子因惩罚而受到羞辱。毕竟他们不希望孩子有样学样,用暴力解决问题,也不希望孩子滥用权力、控制别人。这些父母通常会变得过于放纵。当然,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的父母也大有人在。
在两个极端之间,确实存在其他的做法,那就是温和且坚定的态度。在温和且坚定的态度当中,没有任何的控制、惩罚、纵容,但它可以达到真正的教养: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,养成良好的判断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,培养出正确的态度和观念,在人生中充分发挥所长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聪明宝贝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63baby.com/yr/5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