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乱打人,甚至咬人!让爸妈伤透脑筋,但注意别用处罚的方式教育孩子,让儿童发展专家教你放下打骂,用六步骤带孩子处理崩溃情绪。
儿童发展专家表示,孩子会做出攻击行为通常不外乎4种原因:
延伸阅读:小孩吵闹、尖叫、不听话…专家教你这样做!
以暴制暴最常见的作法不外乎对孩子施暴、叫孩子打回去,或者在被攻击的孩子(或对方家长)面前责骂、殴打孩子,但这会让孩子与父母越来越疏离,也会让孩子误以为可以用以牙还牙的方式解决问题,影响未来的人际与手足关系。
有些父母会认为「孩子还小,不懂事,长大就会改善。」或「只是轻轻打几下,对方又没受伤,没什么大不了。」但当孩子的攻击行为没有受到控制,未来他的攻击强度就会逐渐升高,甚至会演变成拿棍棒攻击人。
有些父母会提出,「A抢走你的玩具?没关系,马麻待会买一个更大更漂亮的给你。」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建立错误观念,以为「攻击别人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」,之后一再用同样方式要求大人满足他的需求。
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,父母要做的并不是火上浇油,而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及作法:
先确认孩子攻击的对象是否受到实质的身体损伤,如果对方受伤流血,甚至出现生命危险,必须立即处理。
安顿好受害者后,先深呼吸3次让自己冷静下来,尽量让自己维持理智,不要躁进。
将孩子带离现场与受害者隔离,让孩子与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。
耐心询问、倾听孩子「刚刚发生什么事?」,或帮他说出心底话、同理孩子的情绪,譬如「马麻知道你刚刚很生气,因为A突然拿走你正在玩的玩具。」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充分了解他的状况,帮助孩子缓和情绪。
延伸阅读:爸妈必学!想要奖励孩子,0~3岁这样做!
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发展认知能力,可以先鼓励他自己思考解决方法,再告诉他正确的处理方式,例如「马麻觉得可以试试看用这种方式…」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「愿意听他说话」,孩子才会接纳父母的建议。
若当下环境允许,可以带着孩子现场演练正确的处理方式。爸爸妈妈假扮被攻击的孩子,重现方才的情境,询问孩子「出现这种状况,应该怎么做?」让孩子实际练习一次。之后几天不时让孩子复习正确的处理方式,让孩子的大脑建立制约机制,以后碰到类似情况能够立即以正确方式反应。
肢体处罚只能在当下产生吓阻效果,教导孩子正确的应对方式,才能彻底根除孩子的攻击行为。爸爸妈妈应该彼此协调出一致的管教态度。当孩子做出错误行为时,尽量理性和孩子沟通,不要用极端方式处罚孩子,以免让孩子的心灵受创、人格扭曲,衍生出更复杂的教养问题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聪明宝贝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63baby.com/yr/590.html